政策文件 文件解读
政策文件

政策文件

凉山州人民政府 关于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3-03-27 次浏览 来源:州司法局

2022年,我州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法治建设决策部署,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守正创新,强化工作统筹,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全州“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日益健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能力持续提升,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81.36亿元、同比增长6%,增速居全省第一位。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成效

(一)健全政府机构职能体系,履行政府职能更加科学精准。一是强化权责事项运行管理。全面落实政府权责清单制度,细化落实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公共服务清单,全州各级行政权力部门梳理公布权责清单,公布《凉山州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2年版)》,涵盖州本级37个部门共351项,进一步规范和优化行政职权运行。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全州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5.28%,“最多跑一次”事项达99.84%,全程网办事项达90.93%,主动评价率94.26%,满意率100%。全面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统筹协调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办不成事”问题,市场主体和办事群众“掌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帮代办”成为常态。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优化营商环境督查专班“利剑”作用,建立投诉举报、第三方机构评估等机制,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日”企业家座谈会121场次,为企业解决问题1158件,受理企业举报投诉1500余件,帮助100余家企业追回欠款3亿余元,“有问题找专班”已成为广大企业家共识。创新组建凉山州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监管平台,聚焦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报建到竣工验收、审计等12个关键环节权力运行,规范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工作流程,助企纾困政策应享尽享,全州1560个联审会审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连续4年居全省首位。四是创新公共法律供给模式。制定《凉山州“十四五”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实现州、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两个全覆盖。建立律所支部与村(社)支部结对共建机制,组织党员律师开展白鹤滩、乌东德水电站库区移民搬迁安置义务法律服务。办理各类法律服务案件3.62余万件。深化“八五”普法教育,开展法治宣传820场、青少年法治教育900余场,设立农村法治宣传栏620个,培养农村“法律明白人”1800余人,创建全省第一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0个。

(二)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政府治理更加规范高效。一是提高重点领域立法质量。聚焦凉山特殊社会问题,制定实施《凉山彝族自治州移风易俗条例》。聚焦生态文明、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加快推进中医药、泸沽湖、安宁河流域保护等立法项目。建立凉山州第二届立法专家库,建立凉山州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深化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建设,推动立法质量不断提高。二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制定《凉山州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管理规定》,修订《凉山州行政程序规定》。强化决策法定程序刚性约束,“十四五”规划、凉山·安宁河现代农业硅谷总体规划、西昌德昌冕宁喜德同城化发展战略规划、会理会东宁南一体化发展规划、交通强州建设五年行动计划等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严格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等法定程序,制定实施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32条、支持工业发展10条、支持服务业发展12条、促进文化发展“1+2”文件等政策措施。政府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等2243件均通过合法性审查,116个行政机关落实法律顾问制度。三是行政权力运行透明规范。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州政府办结人大代表建议134件、政协委员提案480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为100%。州政府“三重一大”决策和重要会议,主动征求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建立行刑衔接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机制。全州完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审计项目548个。及时主动公开政务信息,发布各类信息32595条。

(三)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行政执法更加有章可循。一是深化执法体制改革。深化文化旅游、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农业农村、交通运输、应急管理6个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进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制定《赋予乡镇(街道)县级行政权力事项指导目录》,将县级政府行使的181项行政权力划分“两区四类”,分8种情形差异化下放到乡镇(街道),办理依申请类行权事项1673件,办理综合执法事项4782件。二是加大重点领域监管。强化市场监管,制定州级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方案54个、分级分类定向抽查方案21个,抽查市场主体2341户,查处各类市场秩序违法案件2552件。加强生态领域监管,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加强邛海、泸沽湖、马湖等重点湖泊管理,24个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营造林51.2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2.16%,完成水土流失治理797.67平方公里,在全省率先制定《行政处罚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联动工作规程》,西昌市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会理、会东、越西3县(市)及4户州属国有林保护局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全面启动,西昌钒钛产业园区成功入选省级近零碳园区试点建设单位。三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在州、县、乡三级全覆盖,推动执法监督向乡镇延伸。加强行政执法队伍管理,开展全州行政执法人员“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持续开展凉山州人民群众最不满意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承诺整改活动,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12345政务服务热线办理群众有效诉求29.85万件,办结率100%。

(四)健全风险防范化解体系,平安凉山更加坚实牢固。一是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制定《凉山州“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分两批推进全州17县(市)61个乡镇级片区应急体系专项规划编制,修订完善州县18个应急预案、304个乡镇应急处置办法、2139个村级应急处置手册,开展实战演练2.6万余次。因时因势优化调整新冠疫情防控策略,全面加强流调溯源、核酸检测、医疗救治、应急处置等能力建设,加快构建全人群免疫屏障,用最小代价取得了最大防疫效果。二是矛盾纠纷多元协同化解。以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矛盾纠纷源头防范和化解,全州共排查矛盾纠纷83861件,化解成功率98.48%。创新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方式,探索建立府院联席会议机制,每月通报行政应诉负责人出庭应诉情况,倒逼行政机关负责人履行出庭应诉职责。全州接待群众来访2009批次7400人次,处理来信978件,受理网上信访1631件。三是重点领域治理有力有序。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妥善处置水电移民、网络舆情等稳定风险,西昌、昭觉等5县(市)成功入选全省第一批禁毒示范创建名单,平安凉山建设群众满意度达96.21%。我州以法治为抓手探索易地搬迁安置点综合治理经验做法,入选2022年法治蓝皮书《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四是“安全底线”牢牢守住。研究制定森林草原防灭火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二十条”、暗哨制度等“十条措施”,建立起“防抗救”协调联动和一体化调度指挥体系,查处违规野外用火行政案件2662件,森林草原火灾起数同比下降44.4%,守住了“两个确保”底线。落实“三长两员、三单四图、三个紧急避让”工作机制,应对处置山洪、地质灾害 107 起,连续两年实现安全度汛“零伤亡”。制定安全生产54条举措,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5.5%、31.3%,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强化食品药品、卫生等民生领域监管,开展全州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督查单位1.57万户次,制发《卫生监督意见书》1.62万份,全州未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食品药品和卫生等安全问题。

二、履职情况

2022年,州委、州政府主要负责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严格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快凉山法治建设进程。

(一)全面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领导。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全州法治政府建设,把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党委巡察内容,纳入政府督查工作内容,形成党委主抓、各方参与的法治工作格局。州政府重大决策、重要事项、重点工作及时向州委请示报告,将州委决策部署及时合法有效转化为政府行动,完善“三重一大”事项议事规则和议事程序,将重大行政决策活动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

(二)全面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州委、州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召开州委全面依法治州委员会第四、第五次会议和全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专题研究行刑衔接、森林草原防灭火行政执法、基层赋权改革、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等法治政府建设重点难点工作,审议2022年法治建设工作要点,先后研究制定法治凉山、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一规划两方案”和“八五”普法规划、推广“1+8”示范试点成果实施方案,全面谋划凉山法治建设蓝图。

(三)全面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全面落实州委常委会会议、州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制度,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重点学习内容。健全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述法考核评议,法治讲座培训及考试制度,规范领导干部法治档案建设,全面提升各级领导干部政治素养和依法办事能力。

(四)全面推动法治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进一步压实责任,细化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职责和具体任务,聚焦法治建设五年规划阶段性任务,编制“任务、责任、督查”三张清单,建立红黑榜考评机制,发布工作通报3期、红黑榜2期,推动法治建设考评常态化。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2022年我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是:有的地方和部门履行法治政府建设职责还不够到位,部分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创新改革、化解矛盾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基层执法监督体系仍未健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有待完善,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普惠性及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下一步,我州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严格公正执法,加快建设法治社会,不断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凉山提供坚实法治保障。一是持续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履职。深入推进全州各地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切实将法治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凉山建设全过程各方面。二是持续加大法治政府建设统筹推进力度。全面实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清单制”管理,构建责任明晰、上下联动、务实高效的工作机制。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建立法治政府建设季度排名、通报、约谈机制,督促各地、各部门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三是持续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基层行政执法综合体制改革、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严格落实营商环境“二十条规定”。全面推动“八五”普法,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依法有效化解矛盾,持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菜单
我要办事 我要办事 我要咨询 我要咨询 我要咨询 我要查询 意见建议 意见建议 投诉指引 投诉指引 操作指南 操作指南
移动端 移动端
移动端二维码
满意度调查 满意度调查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