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泸州市龙马潭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完善市场准入准营退出机制和做实做优企业全链条法律服务,着力解决企业发展的堵点和痛点,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企业政务服务效能加快提升,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获评全省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一、以“更高效”为导向,推行企业开办“小时清单制”
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要求,全面推行企业开办“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将企业开办事项分类别、分层级梳理为“三张清单”,纳入清单管理事项实行“倒计时”服务,推动办事时限由“工作日”向“工作时”转变。通过再造业务流程和关键环节,集成关联事项,优化线上线下办理流程,进一步提升业务办理效率,实现企业开办“一门进出、一窗受理、一套材料、一次采集、一网通办、一日办结”,企业开办时限压缩至1小时内。同时,设置邮政快递服务窗口,提供免费刻章、免费邮寄等服务,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开办成本。自政策实施以来,共有18646家企业通过“小时清单”服务模式完成企业开办,累计减负157万元,该创新做法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二、以“更便捷”为目标,全面实施“准入即准营”清单制
聚焦解决市场主体“办照容易办证难”问题,在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的基础上,创新实施“准入即准营”清单制,开展市场主体准入和准营集成化审批,实现证照一次性领取。“准入即准营”清单归集了50个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内的行政许可事项分两类审批,15项Ⅰ类许可事项无需提交任何资料即可当场领取相关许可证,35项Ⅱ类许可事项无需现场核查即可当场领取相关许可证,申请人“跑腿”次数大幅减少。同时,配套推出“套餐式”办证模式,市场主体通过“行政审批申请材料指引平台”,对需要办理的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一次性选择,业务主管部门开展一次性勘验,准予许可后由窗口统一发证,实现了从“单证逐个办理”向“多证一次办理”转变,让市场主体多用时间跑市场、少费功夫跑审批。自政策实施以来,共有1310家企业通过该模式现场领证,户均办理时限缩减12.8个工作日。
三、以“更便民”为核心,首创推行企业“套餐式”注销
聚焦破解企业办理注销登记“材料繁多、流程复杂、耗时较长”等实际问题,探索实施企业“套餐式”注销联办,实现以单项注销或多项同步注销方式注销退出,在“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企业视角、群众感受,打通企业注销环节的“堵点”“难点”。通过整合企业注销流程、深入推进流程再造,整合营业执照和多种经营许可证件,依托泸州市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建立“套餐式”注销专区,公开“套餐式”注销的办理流程、条件和时限等。凡符合条件的企业,完成20天注销公示后,一次性提交《营业执照》和许可证件原件及相关资料,即可实现市场主体整体退出,有效解决了企业注销“多种证照,多头跑路”的问题,企业注销便利化程度大幅提升,构建起更加便捷、有序的市场退出机制。自政策实施以来,已办理注销登记5076件,其中同步注销331件,申请材料数量和办理时限同比减少54%和75%。
四、以“更优质”为关键,健全完善企业法律服务体系
聚焦向市场主体提供多元化、个性化法律服务,为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供优质法治保障。出台《龙马潭区“同心联动 护航龙商”行动方案》,开展商事制度改革领域突出问题专项督察,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信用体系建设,破除制约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打造玉带河商业区“枫桥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站,挂牌运行川南临港自贸区法庭和检察室,组建“龙马潭区同心法律服务团”,积极开展“酒麒麟”送法进企业等系列活动,全链条法务业态加速形成。持续推进“产法协同示范区”建设,出台招引优质法律服务机构和高端法务人才的10条激励措施,筑牢法治化营商环境根基。近年来,区域内共侦破经济案件15起,为辖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4000余万元,商业区内矛盾纠纷化解率达87%,企业满意率度达90%以上。